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中国电影佳作涌现,看一场电影,成为很多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选择。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能够记录时代、凝心聚力,更有着彰显中国力量、提升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
读懂党报,洞察未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党报领读员刘微。
翻开10月24日的《人民日报》,第18版刊登文章《中国电影——浓墨重彩书写中国故事》。文章中写道,“十年来,中国电影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熔铸在电影创作中。”回顾十年光影记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佳作涌现;中国电影人热情高涨,创作了大量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好片。一张张电影票,承载的是观影人的回忆,记录的是新时代的图景,见证的是中国电影的高速成长。
数据显示,2012到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累计高达4070.9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数字更新到了4327.6亿元。2012到2021年,城市院线总观影人次累计约113.2亿,2022年已有超过6.1亿人次走进影院。2012年至今,全国电影银幕总数持续稳定增长,自2016年以来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强有力的数据背后,是持续繁荣的电影创作,是步履不停的电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影院观影,感受不同角色的多彩人生,汲取影片背后的精神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逐渐丰富的影片类型满足了更多人群的观影需求。《战狼》《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主旋律影片以细腻的中国叙事,点燃着观众的家国情怀;《烈火英雄》《守岛人》《钢铁意志》等现实题材影片以生命刻度书写初心担当,致敬不同岗位的平凡英雄;《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科幻影片打破技术壁垒,带领观众遨游浩瀚宇宙;《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等动画影片赋予传统故事新的时代内核,助力国漫崛起。一部部电影精品就这样用着中国式表达,唤起全民共振,同时又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中国声音。
文章中还提到,“十年来,银幕上涌现了很多绚烂多姿的典型人物。那些熠熠生辉的伟人形象、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和充满魅力活力的新人形象,引人瞩目、振奋人心。”是啊,一部好电影离不开动人心弦的故事,而好故事离不开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广大电影人深刻认识到,想要出精品,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国文联副主席李雪健曾说,许多电影人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身边“大写的人”;表演艺术家田华强调,要在根深叶茂的生活中体验、创新、创造;导演陈力表示,立时代之潮头、汇奋进之力量,电影人责无旁贷。
十年光影路,精品迭代出。在中国电影不断前进的当下,电影人才队伍也在期待着同学们--你的加入,一起挖掘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时代之声。无论是作为一名观众还是未来的从业者,请保持对电影艺术的热忱,与中国电影一起成长、一同进步,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时代征程中,期待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同学们,今天的读报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留言与我们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