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如今,人们更习惯把古人的这种“认真”称作“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热爱本职工作、严谨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社会需要技能人才,时代召唤工匠精神,各行各业的进步都离不开技艺精湛的新时代工匠。
读懂党报,洞察未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党报领读员蔡雨荷。
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天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讲述了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培养新时代工匠进程中动人的一幕幕。
数控车床飞速旋转,金属工件按照设计图纸被精心雕琢……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机械基础实训车间,10多名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操作机床,制作工件。在这里,新生入学第一年就开始与数控机床等设备密切接触;在这里,新生开启职业责任感的第一课。
2019年成立的孔庆涛技能大师工作室设在这个实训中心一隅。平日,孔庆涛带领着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就企业各种技术升级服务问题展开研讨。孔庆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3年来,已为10多家企业解决了20余项技术难题。摆脱了“卡脖子”困境,企业写给孔庆涛和他的学生团队的感谢信如雪花般飞来。
在一所所“身怀绝技”的技术学院,学生们可以切实感受职业教育正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也相信能工巧匠们日复一日的坚守终将在岁月的脉络里旖旎成香。除了前面提到的孔庆涛团队,在今年的《人民日报》中还有不少技术工人的精彩人生故事。比如在山东潍坊市,年仅19岁的李天赐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收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38岁的仲琦靠着参加技能比武的优异成绩,一步步晋升为六级技工,还获得了向专业技术岗位转岗的机会;在公司工作20多年的王钦峰被评聘为特级技师,还被公司纳入股权激励计划,成了公司的股东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为新时代工匠奔跑向前的宽阔大道已经铺就。2019年,国务院印发通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明确要建设“技能型社会”。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主力军,是助力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英雄不问出处,创新不论身份,同学们要打破思想障碍,跨越职业藩篱,做一名技艺精湛的新时代工匠,不断奔涌向前,绽放人生异彩。
好了,今天的读报就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