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遇见此类心理反应不慌张
表现一:紧张、恐惧、担忧
长时间的大范围的疫情,确实让大家感到恐慌,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知道发生了疫情,还毫无所动,反而是心理上警觉性不够,容易轻敌,警觉性不够就容易忽略防护,放松警惕,容易被传染。还有一个原因,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中,时刻都在与他人相连,当出现负面事件时,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心理反应,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更复杂的心理反应,这些都很正常,我们要正视这种反应。
表现二:单调、乏味、无聊、郁闷、烦躁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闲下来的时间变多了。长时间可活动范围固定,容易烦躁。与室友长时间的相处,矛盾和摩擦也会越来越多,但相比在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我们的这种困难不算什么。对于常见的这种心理应激反应,不如想想之前你是怎么处理的。
心理专家有“心”招
是时候给亲近的人打一个视频电话了
给自己最亲近的人打个视频电话吧!和朋友、父母的联系如果可以,多视频,看到对方的脸,模拟实际生活效果会更好。

干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也不错
每天固定时间做一两件小事,比如运动写日记看书等等,有规律的做这些小事,会让我们感受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逐渐恢复到生活其他方面的节奏,调整心情。

不要再接收过量的信息了
人的共情能力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当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大脑很容易宕机,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恐慌,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与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尤其在睡前不要过分关注相关信息。

运动运动还是运动
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还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途径,有助于心理健康。每天坚持至少半小时运动time,如跳绳、跑步、羽毛球、网球等,校园那么大,任你去发挥!

遇到困难及时求助不丢人
学会向他人求助,敢于和善于麻烦他人,是一种优秀的生存本领,通过与外界链接,一起战胜困难和挫折。
实在不好意思找朋友倾诉,你还可以联系这些专业人士:
1.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学楼I215
2.全国生命危机干预热线:4001619995(24小时)
3. 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 :0373—7095888
4. 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九院):967886
5. 心理服务专线(八院):55622625(24小时)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宿舍互动小游戏
1. 谁是卧底
六个人中有五位玩家拿到的是同一个词语,剩下一个词是与之相关的词。每人每轮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词语,但不能有这个词语。当每轮描述完毕后,六人投票选出疑似卧底的人,票多者出局;若卧底留到最后则卧底获胜,反之其他人获胜。
2. 方言版交头接耳
第一个人想一句话,用方言传给下一个人,下一个人再用自己的方言复述听到的内容,这样一直向下传递,最后一棒用普通话大声把自己听到的东西讲出来。

3. 答非所问
参与者轮流问旁边的人一个问题,答题者不能给出有关该问题的回答。比如问「你今天洗头了吗」,不能说「有」或者「没有」,但可以说「我吃饭了」「我喜欢蓝色」。答题者必须在3秒内给出回应,如果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或卡壳了,就会受到惩罚。
4. 手机炸弹
任意一个人定好手机闹钟,然后互相问问题,手机由回答问题的人拿着,回答问题后立即将手机随意传入下一人手中,以此类推,手机在谁的手上响起来,谁就输了。
寝室小游戏,防疫小乐趣!再次提醒同学们在非常时期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此刻拥有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对自己、对身边的家人最负责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