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学生同心战疫
自学校实行静态管理以来
总会有一群忙碌的身影
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
他们的心紧绷在弦
他们不辞辛劳,不畏艰险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他们就是“学工人”
今天,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电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电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扬始终这么认为。李扬有着18年学生工作经历,担任党总支书记以来,他扛牢政治责任,履行政治担当,带领学院班子以更高站位,服务教育教学一线。他心系广大学生,平时总是早来晚走,有干不完的工作和操不完的心。面对当前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他坚守初心,毅然留校,扛起驻校抗疫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面前,他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他是一名学生工作人员,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儿子,孩子最敬爱的父亲。可是,面对这场疫情“大考”,他毅然选择逆向而行奋战在工作一线,为了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他三年未回家乡探望家中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疫情面前,他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在带领师生共同抗疫的日子里,他动员学院学工人员和自己一起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抗疫,真正做到舍小家为大家。他每天要负责全院2882名学生的健康筛查,组织他们核酸检测,为了学生,他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毅然选择坚守在学生工作一线,用青春和汗水为学生筑起安全屏障。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王莹
王莹是一名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12年的辅导员。5月3日下午,在接到学校因疫情要封闭管理的通知后,便急忙给还在加班的丈夫打电话:“孩子们怎么办?”两人沉默了。家中的负担不可谓不重,姐姐三年级需要居家网络学习,妹妹幼儿园需要人陪伴,而她又是双职工家庭,丈夫也因为工作经常加班不回家,孩子们只能托付给年过七旬的老人,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坚定的话语时刻提醒着她,于是她独自收拾了简单的行李,便毅然投入到学校疫情防控一线。


在校园抗疫的“主战场”上,她同战友们一起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打造第一道“堡垒”。为保证每日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在天空刚刚泛白,阳光还带着点清冷之时,她就敲响了每一间女生宿舍的门,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438名女生的身影都出现,她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七点多就在她们身边”,她与学生同吃、同住,学生们都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王老师的陪伴让我们感觉很安心。”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她坚持用自己的“关心、热心、全心”来换取学生们的“信心、信任、信念”,学生哪里有需要,她就在哪里,因为她是“妈妈”,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家长”,她很欣慰能与校园里的同学们并肩克服困难,希望自己能够用爱与责任守护每个学生的平安健康。

电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刘博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博文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如今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军人本色,默默践行着辅导员的铮铮誓言。

刘博文家住开封,平日来回两地奔波,今年开学以来,为了一心守护学生,他已经连续驻守学校21天,一刻不曾离开学校,离开学生。谈到家人,刘博文心中更多的是愧疚,他错过了儿子一周岁的生日,在孩子成长最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坚守学校陪同学生,而对家人的思恋只能通过视频通话聊以慰藉。


对于刘博文的工作,家里人除了心疼和担忧外,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这就是他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家里,照顾好孩子,免去他的后顾之忧。”爱人的理解也给了刘博文更多的安慰和信心。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与全体学生一起共克时艰,驱散疫情,争取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平平安安迎接崭新的未来!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
尹晓琳
尹晓琳除了担任辅导员,还是学院的心理专责。一天中午,尹老师接到学生电话,一名学生因校园封闭管理产生心理压力而情绪濒临崩溃。尹老师没有片刻犹豫,一路小跑,五分钟就赶到现场,她一心想要尽快赶到确保学生安全!到达宿舍,见到学生本人,她稍微平复自己的情绪就立即和学生耐心沟通,运用自己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稳定学生情绪,纾解开导学生。
了解到学生需要进一步送医治疗,而因为疫情学生父母无法赶来学校,尹老师征得家长同意后第一时间带学生前往医院检查,并在到达医院后,二话没说垫付了全部医药费用。在后续治疗期间,她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每周前往学生住所进行走访,不仅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还事无巨细的关心学生生活所需,用真心和真情让学生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在”。

针对校园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特点,尹晓琳还经常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团体辅导、心理拓展等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减少和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让学生直面人生、向阳生长。她始终认为,“一颗真挚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她也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准绳,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李晋铎
5月6日是郑州市静态管理的第三天,这一天对于李晋铎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不仅是他的生日,更是他原计划和未婚妻订婚的日子。但是,他如今已经坚守在学校很多天,早已将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全心与学生共抗疫情。此时此刻,李晋铎正在统计报送各类防疫统计表,他所负责的学院钉钉考勤100%打卡率已经保持了20多天。

晚饭时间,为了防止学生接触感染,刚刚报送完防疫统计表的李老师顾不上吃晚饭就开始来到学校围墙边劝阻外卖进入校园,帮助购买快递的同学消杀快递包装,他还不忘提醒同学们按照学校要求,7日开始就暂时不能接收快递了。

22点30分,还在巡视校园的李老师接到了家人的生日问候电话,来不及多说,巡视完校园的李老师还是放心不下,他决定再去宿舍转一转,提醒学生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明天一早按时参加核酸检测,临别时不忘叮嘱同学们遵守近期疫情防控要求,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反馈。23点30分,李晋铎看了看手机:今日目标2万步已完成……虽然从事学生工作时间尚短,但李晋铎认为,一定要把学生当亲人,才能跟他们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信息通信学院辅导员宋凯丽
“请同学们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保持间隔……”在学校核酸检测队伍中,一位“准妈妈”在忙碌的工作人员中显得格外“扎眼”,她就是信息通信学院辅导员宋凯丽。已有3个月身孕的她,原本应当是备受家人呵护的时候,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她毅然坚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5月3日,当接到校园全封闭管理通知时,宋凯丽没有犹豫,将2岁的宝宝托付给老人,不顾自己身孕连夜来到校园,与学生坚守在一起。返岗后她第一时间联系学院2名走读学生,一方面安抚他们,一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物资储备是否充足,提醒他们按时做核酸,认真居家上网课,传递暖心关怀。

自静态管理以来,每天全员核酸检测连续进行,考虑她是一名孕妇,天气又不好,学院要求她留守办公室,但她嘴上答应着,一转眼又去到核酸检测现场。妊娠反应会让她经常感到头晕、恶心,宋凯丽总是坐下缓一缓就又继续投入工作。同事们都劝她早点儿回宿舍休息,她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用全面细致而又温暖的工作方式,守护着每一位同学。

她坚信,疫情无法掩盖这段青春,这与众不同的光彩会令我们的青春越发光彩夺目,我们也终将迎来一个万事胜意的夏天。
学生处 于礼杰
叮叮叮,闹钟响了,凌晨5:30,今天是开学以来的第5次全员核酸检测,学生处于礼杰老师准时起床,驱车出发前往学校,组织志愿者集合分工,查看场地,联系工作人员,他要在早上7点00前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各项准备工作。截止5月2日,类似这样的全员核酸检测于老师已经组织了7次,虽然每次都会牺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但是于老师从未退缩,从无怨言。

于礼杰是学生处一名70后党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将学生的安危牢记心间。5月3日,全员核酸检测刚刚结束,回到家一杯水尚未喝完,他就接到“全市主城区静态管理”通知,他匆忙告别妻子和孩子,毫不犹豫再次返回学校,这一次他开启24小时驻守学校。他每天统计落实学生在校情况,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自入驻学校以来,每天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已经连续开展4轮,于老师不顾日晒风吹,全程组织协调,只为坚守自己的初心,守护学生的安全健康。作为一名学生工作人员,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际行动,为校园疫情防控“双零”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相信在他和全体学生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下,“解封”指日可待!
